4月12日晚,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联盟“指挥公益计划”支持下,由青年指挥家孙一凡执棒,携手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加盟与南昌交响乐团上演“悲喜之歌”乐季音乐会,带来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与贝多芬《莱奥诺拉》序曲和《第七交响曲》三部悲喜交织的作品。演出开始前,交响乐团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宁波交响乐团书记、团长童铭,南昌交响乐团党支部书记钟水明上台为孙一凡指挥颁发指挥公益证书。
中盛音乐团队负责现场音视频同期录制。
上半场第一首是贝多芬《费德里奥》投入精力最大且上演率最高的《莱奥诺拉》第三序曲,第一个和弦就将观众带入《费德里奥》第二幕开场的地牢场景,描绘了弗洛雷斯坦被困在完全的黑暗地牢中,从下行音阶如弥撒曲氛围,象征着恐惧、神秘、痛苦的徘徊和弦发展至蠢蠢欲动梦想自由的咏叹调旋律,直到幕后象征着光明解放的小号声打破,长笛如阳光一般冲破这被禁锢的牢笼,开始响彻寰宇的狂欢,在对自由的欢庆中结束。
正如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悲喜之歌,第二首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一开头便将还未消散的欢庆气氛拉入另一个深渊,由00后享誉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拉响悲壮苍凉著名的第一主题,全场观众立刻被这琴声吸引进入埃尔加晚年巅峰之作中。
本次是陈亦柏与南昌交响乐团的首次合作,也是他首次公开演出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作为众多国际顶尖赛事的获奖者,且他的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比利时《自由报》评价以“如光降临,将我们带到另一个世界”。他的演奏还被描述为“不同凡响”、“完美的技巧下彰显着真诚的情感与细腻的音乐”以及“有个性的声音和真实的舞台呈现”。谈及这首大提琴演奏者必拉曲目,他对本场首次公开演出的期待是在最伟大的演绎诠释者杰奎琳·杜普雷大师的指引下,希望可以探索出具有新意的诠释。
在孙一凡的执棒下,陈亦柏诠释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如有逻辑的讲述一个故事一般,化身埃尔加将对生活的叙述转换成绵迭的旋律传递给观众,他弓弦之间与交响乐团相互成就的对话仿佛带着无穷的魅力和灵性,就精细地技术和富有张力的表现力毫无疑问展现了这位足迹遍布世界的大提琴演奏家的魅力。曲毕,在全场观众热情的掌声与欢呼中,陈亦柏又为大家返场了一首巴赫的《D大调第六大提琴组曲》 中的《萨拉班德》。
下半场在短促有力的雄伟和弦中开始,木管交替延伸出下行长音旋律明亮优美,而后在弦乐的上行音阶的铺垫下,各声部交替演奏着主要动机旋律显示了前进的力量 ,直至长笛从中穿出一道如阳光般有力的主旋律指引着光明与胜利,整个乐团在这个指引下变得更加雄伟,继而形成了一种盛大的舞蹈欢腾场面。最后主旋律不断再现,以狂欢结尾。二乐章开头便由低音弦乐声部营造出沉重悲壮的死亡气氛,这个乐章的主题具有葬礼进行曲特质,备受世人赞誉,被认为是贝多芬最成功的慢板乐章,很符合贝多芬的写作特质,在命运多舛中又透露着希望,而后进入疾驰欢快的第三乐章,这个乐章的喜悦眼花缭乱像是为末乐章狂欢作铺垫的前兆。
贝多芬在《第七交响曲》第四乐章是在酒神的狂欢中彻底释放人性的光辉,狂热的舞蹈旋律贯穿其中,色彩饱满浓烈,情绪激昂而热烈充满戏剧性,仿佛是一场酒神的盛大狂欢。面对战乱背景、耳病加重、婚约解除,贝多芬摆脱了凡尘俗念对他精神的困扰和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创作中,《第七交响曲》仿佛是贝多芬用自己的音乐向世人宣告,再黑暗的地方,人性的光辉也要普照,也是贝多芬“英雄”系列交响曲中最为乐观的一部。
本场指挥家孙一凡展现出超越同龄指挥家对音乐和乐队掌控力,与南昌交响乐团打磨呈现出的音乐不拖沓、不过度渲染,他以其稳定而富有冲击力的指挥风格和细腻又富有张力的表达,将埃尔加与贝多芬三部作品或悲或喜的展现出来,决不拘泥于某一个状态而不自拔,技术控制得当,情绪热情饱满,在任何时候听起来都恰到好处。